(一)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及大學社會責任精神,建構跨學系、跨學院、跨領域之教學、研究、服務及社會責任實踐體系,相關規劃如下:
1.每門課程皆有相對應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並融入教師教學設計。
2.以教學實踐行動支持本校第三期大學社會責任計畫、永續創新學院等。
3.開設教育學院特色課程,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及大學社會責任精神。
(二)課程規劃重視在地連結及國際化,培養學生具有在地服務及國際社會參與意願及能力,相關規劃如下::
1.課程分級實施雙語適性教學,例如:1年級課程使用專有名詞與英文解釋、2年級提供英文課外讀物之補充教材等。
2.帶領學生參與各類校外競賽,例如:大專生農村洄游競賽、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等。
(三)建構全系智慧教育環境,落實數位治理,持續升級數位教學設備及研究軟硬體,提升學生學習品質及教學研究效能,相關規劃如下::
1.高效互動的智慧教學環境,例如:學生人手一機(智慧型手機或平板),進到教室可立即與教師形成緊密網絡,使課堂教學展現高效互動的現代智慧課堂。
2.自動無縫建立巨量資料(Big Data):在智慧教室的課堂裡,隨時自動生成的「數位教材」、「電子筆記」、「學習歷程」、「診斷報告」、「補救影音」,會自動彙集到IES雲端補救學習平台,自動積累大量的教學分析資料。
(四)導入校務研究精神於系務治理,建構本系系務資料庫,針對各項系務議題提供循證(evidence-based)分析、建議及行動方案,相關規劃如下::
1.先盤點具優先性及重要性的系務議題,例如:招生專業化、學生就業力等。
2.再根據系務議題的需求,進行相關資料類型及欄位的建立及資料的蒐集、清理及分析,最後形成結論、建議及行動方案。
(五)定期辦理全國或國際性的教育主題論壇,並提升本系教育期刊評比分級結果,增強教師學術影響力,相關規劃如下:
1.透過國科會人社中心、教育部等補助,定期辦理全國或國際性的教育主題論壇。
2.依照國科會人社中心的期刊評比標準,強化本系教育期刊審稿機制嚴謹性。
(六)積極深化跨部門各項長期專案合作,並與在地建立長期合作與信任關係,展現教師專業能量及增強學生實務能力,相關規劃如下:
1.透過系上教師的團體合作,進行跨部門的長期專案合作,包括:政府部門、各級學校、社區、非營利組織、企業等。
2.與地方(如天母、北海岸、北投等)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,以累積信任感,也讓本系學生提升實務能力與就業力。
(七)籌設文教產業管理研究所,加強與區域文教產業相關單位之協力,成為區域文教產業研發中心,相關規劃如下:
1.持續規劃爭取設置「文教產業管理研究所」,培育文教產業管理人才,並可提供現職文教產業人員進修管道,使師生在學術上有更廣度與更深度的交流機會。
2.先建立本系的文教產業研發亮點,例如:教甄及教檢線上練習適性化測驗及題庫、永續教育相關教材研發等,並同步與文教產業合作。
(八)強化本系知名度及教育品牌行銷,並深化本系系友連結及定期辦理系友會,相關規劃如下:
1.充實支援人力,即時於本系網頁及網路社群提供本系師生優良表現及重要訊息,以開發本系潛在生源。
2.協助每位同學順利就業或繼續求學深造,以強化本系的教育品牌及社會資源網絡。
3.健全系友會組織架構(含組織章程),並定期召開系友會、掌握每位系友流向及辦理系友回娘家活動。